依据《武汉市2022年度示范性学校专项招聘教师公告》要求,为组织好复试考试,现将洪山区2022年度示范性学校专项招聘教师复试有关事项公告如下:
一、复试人员
参加武汉市洪山区2022年度示范性学校专项招聘教师面试考试,按照各岗位面试成绩从高到低排序,在达到75分面试合格线的考生中,按招聘计划与参考人数1:3比例确定进入复试的考生(若入围人员中出现最后一名成绩并列的情况,则均可入围复试)。
招聘计划与过面试合格线考生人数未达到1:3比例的岗位,复试环节正常开考。拟进入复试环节考生出现弃考的,在达到面试基本合格线人员中按成绩高低依序递补。
二、复试时间及地点
复试时间:2022年6月12日(周日),开考时间为8:30.
复试地点:武汉市马房山中学(武汉市洪山区珞狮路395号)
三、复试形式及内容
复试主要采取无学生上课方式进行,主要测试应聘人员运用学科专业知识、教育教学原理组织课程实施、实现教学目标,以及运用教学语言、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等学科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能力。复试时长为10分钟。
四、资格复审时间、地点及要求
请考生在面试当天提前准备好资格复审材料,并于6月11日面试结束后及时关注武汉市洪山区政务网站(www.hongshan.gov.cn)最新公告查看入围复试人员名单,并保持通讯畅通,入围复试环节的考生应携带相关材料原件及复印件(一式一份)在规定时间内参加现场资格复审。
(一)资格复审时间及地点
时间:2022年6月11日(周六)下午14:30
地点:武汉市洪山区教育局六楼,603、604、607教室。
(二)资格复审要求
资格复审材料如下:
1.本人有效期内的二代身份证(或有效期内的临时身份证)、报名表、面试准考证;
2.武汉市2022年度示范性学校专项招聘教师网上审查资料清单:
(1)学生证扫描件;
(2)加盖学校有关部门公章的成绩单和学校核发的普通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推荐表的扫描件;
(3)学信网在线学籍验证报告扫描件;
(4)教师资格证或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师范生教师职业能力证书》)扫描件;
(5)应聘岗位要求的其他资格证书,以及应聘申请中考生备注的相关资料扫描件。其中部属院校公费师范生应提供师范生公费教育协议书扫描件。
3.已毕业考生应提供毕业证、学位证书;以海(境)外学历学位报考的还应提供教育部门学历认证材料;已与用人单位签订就业协议或劳动合同的,须出具就业协议或工作单位同意其参加应聘的证明材料。
对资格复审通过的考生发放《复试通知书》,对资格复审不通过的考生,取消复试资格。在复试环节前,因入围人员弃权或资格复审未通过而产生入围人选缺额的,将在本岗位达到面试合格线人员中按成绩从高到低依序递补,资格复审递补截止时间为当天下午17:00.
资格复审需考生本人亲自到场,委托他人或电话复审,一律视作无效。考生如不按规定时间参加资格复审,视作自动弃权。
对应聘人员的资格审查工作将贯穿于招聘工作的全过程,各环节如发现有不符合招聘条件或提供虚假信息的,一经查实,取消聘用资格,并反馈至毕业院校。
五、复试程序
1.考生于复试当天上午7:30携带本人有效二代身份证原件(或有效期内的临时身份证)、复试通知书、考生个人健康状况承诺书,出示规定时间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通信大数据行程卡”绿码(14天内无国内重点地区旅居史)、“湖北健康码”绿码、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不能接种者应提供相关医学证明),经工作人员核对,体温检测正常(体温低于37.3℃),无新冠肺炎疑似症状者方可进入考点。当天上午8:00未到达考点的(以到达考点大门时间为准),将视为自动放弃。
2.考生进入考点后到指定候考室签到,抽签确定考试顺序,参加资格复审。
3.考生按照抽签顺序,按工作人员指引到备考室进行备课,每位考生备考时长为30分钟。
4.备考时间结束后,考生按工作人员指引到指定考场进行复试。
5.考生考试结束后,按工作人员指引到候分室听取考试结果,并在复试成绩确认单上签字确认后,携带好随身物品按指定路线离场。
六、复试成绩计算及公布
1.复试采取百分制。按照“体操计分法”计算考生复试成绩,即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取有效分的平均值为复试得分。
2.复试结束后,经区招聘专班审核成绩无误,在考点指定位置公示考生复试成绩。
七、综合成绩计算及公布
1.考生综合成绩满分为100分,面试与复试成绩按4:6计入综合成绩。考生综合成绩在复试结束后3个工作日内在武汉市洪山区政务网站(www.hongshan.gov.cn)公布。
2.根据岗位招聘计划,按照考生综合成绩从高到低的顺序等额确定参加体检、考察人员。若出现考生综合成绩并列的,则复试成绩高者进入体检、考察程序。
3.因考生体检、考察不合格或放弃体检、考察出现缺额时,经商区人力资源局同意,可从应聘本岗位的复试考生中按综合成绩高低依次递补。复试环节因考生缺考造成岗位招聘计划与实际参考人数未达到1:3的岗位,考生应达到规定的复试合格线80分,方可进入体检、考察环节。拟聘用人员一旦公示,不再进行递补。
八、有关事项及要求
1.考生应于考前认真阅读本公告及《复试考生须知》、《复试疫情防控须知》,熟悉考试安排、纪律以及疫情防控相关要求。提前查询和确认考点位置、交通路线及考试期间天气状况,合理安排出行时间,确保考试当天安全准时到达考点,并留出充足的证件查验时间。
2.考生应保持手机畅通,方便招聘单位联系。因考生所留手机号码无人接听、空号、通讯不畅等原因导致无法及时送达相关通知的,后果由考生自行承担。
3.考生应诚信报考,对报考人员的资格审查将贯穿于招聘工作的各个环节,如发现考生提供虚假报考资料,档案材料不符合报考条件,或在考试中有弄虚作假等行为的,一经查实,立即取消报考资格,并反馈至毕业院校。
4.对本次招聘过程中任一环节出现的违纪违规行为,将根据《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违纪违规行为处理规定》(人社部令35号)进行相应处理。
5.本次招聘考试未组织、授权或委托任何机构、个人编辑、出版考试教材,也未组织订阅或指定任何与招聘考试有关的参辅读物及复习资料。
6.本公告由武汉市洪山区教育局负责解释,未尽事宜按照武汉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有关规定执行。
咨询电话:027-87653670(请在工作时间内拨打,上午9:00-12:00.下午14:30-17:30.其余时间不受理)。
武汉市洪山区教育局
2022年6月8日
附件:
附件1:复试考生须知(2022年6月7日).docx
附件2:复试疫情防控须知(2022年6月7日).docx
附件3:考生个人健康状况承诺书(2022年6月7日).docx
原标题:武汉市洪山区2022年度示范性学校专项招聘教师复试公告
文章来源:http://www.hongshan.gov.cn/zfbm/jyj/fdzdgknr/tzgg/202206/t20220608_1983874.shtml
还想了解更多...
湖北事业编、教师、公务员考试招录公告一键预约
湖北事业单位|教师|医疗|银行等公告一览表(每日更新)
湖北公职考试历年职位及分数线查询系统
一、说教材
《捏塑造型》是江西美术出版社八年级上册第5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本课的主要内容了解泥塑造型的基本知识,尝试用捏塑的方法塑一个有趣的人物或动物形象。学习捏塑造型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的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造型表现的认识。
二、说学情
初中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他们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敏感,喜欢别出心裁和标新立异,所以在许多方面都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从绘画的角度来看初中阶段的学生已进入写实后期,而且对于造型知识已经有所认识,但是对于运用泥塑捏制的方式方法进行创作还处于初级阶段。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新课标的理念,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认识捏塑,了解捏塑的不同种类,掌握捏塑中泥塑的造型形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欣赏、搜集、实践等不同方法进行捏塑造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捏塑带来的乐趣,体会中国民间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学生们的美术知识。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和本课的现有知识,我的教学重难点确立如下:
【教学重点】
认识捏塑,了解泥塑造型的不同形式和特点。
【教学难点】
学会捏塑技法,尝试动手制作泥塑人物或动物形象。
五、说教学,学法
为了践行新课标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我将采用演示法、实验法和示范教学法。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
六、说教学准备
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此我做了如下的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捏塑作品、泥、木棍等。
七、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讲述故事,导入新课
教师讲述女娲造人的故事并进行提问:大家听了这个故事知道女娲是怎样造人的么?通过这个问题学生回答:相传女娲用泥土仿照自己来造人,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进行引导,本次课就和捏塑有关。紧接着顺势引出课题《捏塑造型》。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与提问相结合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让课堂更具有活跃性,并且也初步建立了学生对泥塑造型的认识。
环节二:整体感知,引导想象
(一)感知作品
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大阿福》并提问“大家知道他是谁吗?它是从哪里来的呢?”
学生先进行回答老师再总结:无锡惠山的大阿福,他是由泥土捏塑而成。泥土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东西,看似平凡,但一块泥土经过三转两捏后,就能塑造出各种各样的形象。无论学生回答的正确与错误作为老师要进行鼓励引导并加以纠正。
在解决完第一个问题之后教师继续追问:大家知道《大阿福》有什么特点吗?知道他的寓意吗?
学生再次进行回答,老师及时总结:大阿福有“一团福气”的寓意,表达了人们祈福的愿望。作品在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上体现了民间艺术纯朴和稚拙的特点。
(二)欣赏《小伙伴》《兔儿爷》《渔家女》的作品。
教师组织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并回答问题:教师利用课件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并提出:“大家了解泥塑吗?”等这样的问题,学生代表回答,教师总结:泥塑是雕塑的一种基本形式,有圆雕和浮雕之分。泥塑的材料一般采用含沙少、质地细、粘性强的泥土,农村烧瓦的泥也是很好的材料。
每个小组对泥塑有一个简单的了解之后,教师继续追问:“这几个泥塑作品中的造型、色彩、题材和寓意上有哪些不同呢?”对于初中生来说这样专业的问题能够进行解答,首先是学生进行回答,老师再总结:《小伙伴》的人物特点是形象生动、人物面部捏制的细致幽默,孩子天真烂漫的特点表现的淋漓精致。《兔儿爷》有长长的耳朵,寓意着吉祥如意。《渔家女》姿态动人优美,五官捏塑精致。通过揉、拍、打等手法把泥的塑性变高,用一些小工具进行捏制和塑造。
依据学生前面的回答,针对学生的情况和课标的要求,除了这些泥塑,你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有趣的泥塑?这个时候学生可自由回答:陕西凤翔彩绘泥塑、天津“泥人张”彩塑等。
【设计意图】通过作品的对比和细致的分析,学生能更好的认识到捏塑造型的特点,然后通过对几个泥塑的具体分析,加深了学生对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的理解。
环节三:示范演练,讲解技法
这个环节主要是突破难点,教师演示一只兔子的捏塑过程,并且在掩饰的时候进行讲解难点,具体步骤如下:
①反复揉搓,让你图案变得坚韧,可塑性高。
②用拍打的方法做成泥板,可用来塑形。
③用手捏出兔子的形体。
④捏出兔子的耳朵和四肢,蘸上泥浆,进行粘贴。
⑤利用工具,进行细部眼睛和嘴的刻划。
⑥借助手法,添加兔子毛的感觉。
【设计意图】通过示范的方式学生能对捏塑造型过程有足够的认识,这样不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通过示范,尝试让学生更好的把握捏塑方式并且为创作打好基础。
环节四:实践操作,课堂练习
这一环节最多的就是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自己。用自己喜欢的形象尝试做一个泥塑作品。教师巡视指导过程中针对共同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及时纠正。表扬有创意的作品,对个别学生进行技法指导。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的环节加深学生对泥塑捏制创作技法的认识,并且最后的总结升华也培养学生发现美、创作美的意识。
环节五:交流评议,自愿分享
学生完成之后进行展示交流,首先学生自愿分享自己的作品,并且介绍自己的捏塑思路和方法。其次学生互相展示作品,并从方式方法上交流评议,最后教师总结评议。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效果。
环节六:总结拓展,巩固提高
“课虽尽但趣无穷”最后由教师总结这节课学习内容以及泥塑制作的方法,紧接着布置课后任务,“搜一搜泥板浮雕是怎样的泥塑方法,下次课一起来分享。”
八、说板书设计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设计。
还想了解更多...
湖北事业编、教师、公务员考试招录公告一键预约
湖北事业单位|教师|医疗|银行等公告一览表(每日更新)
湖北公职考试历年职位及分数线查询系统
湖北教师面试说课、试讲、答辩的区别
一、说教材
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华夏意匠-建筑艺术》是人教版高中美术鉴赏中国美术鉴赏中的第三课。我的教学设计为本课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主要是通过欣赏故宫、天坛等宫殿式建筑,引导学生了解宫殿式建筑在布局、结构、建筑、色彩等方面的特点,熟知建筑与文化的关系,感悟传统建筑的美,学会鉴赏建筑艺术的方法,逐步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提高审美素养。
二、说学情
高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鉴赏能力,具有更强的探究精神,思维比较活跃,见解独到,同时观察能力与感知能力增强,在美术学习中也希望了解更多本质性的、美术理论方面的知识。能用较准确的语言来表达,但是并非发展的尽善尽美。因此本课在教学设计上会更多的采用教师引导,然后抛砖引玉的方式展开,鼓励学生合理运用不同的美术鉴赏方法,联系生活实际理解作品。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新课标的理念,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宫殿建筑的特点,认识故宫在布局、结构、色彩等方面的特点,理解中国建筑是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故宫的欣赏、描述、分析、讨论,体会宫殿式建筑的特点及其皇权的集中体现,提高审美素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古代宫殿建筑的恢弘气势,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和本课的现有知识,我的教学重难点确立如下:
重点:北京故宫的布局以及建筑特点,宫殿建筑与皇权的关系。
难点:故宫与文化的关系。
五、说教法、学法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不断学习与更新着教学理念。我们的教学必须是从学生的角度出发,以学生的生活实际经验和美术学习之间建立联系,并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因此,我将基于以上的考虑,并结合美术学科的学习特点和教材内容,采用讨论法、提问法等。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们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和交流协作,因此,在学法的指导上我主要安排了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六、说教学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此我做了如下的准备:资料丰富的多媒体课件等。
七、说教学过程
皮亚杰曾说:“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所以针对学生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新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生积极学习的一种强大的动力。为此,我将多媒体展示纪录片《故宫》,引导学生认真观看并谈一谈观看后的感受及其对故宫的了解。而后适时总结,从而引出课题《华夏意匠-建筑艺术》。
【设计意图】通过视频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到故宫的雄伟壮观,并激发学生探究故宫的欲望。
环节二:直观感知,交流探讨
首先,教师简单介绍故宫的概况,故宫昔称紫禁城,是国内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建成于明代永乐十八年。故宫占地72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木质结构建筑。
接下来,我会多媒体展示故宫布局的剖面图,并提出问题:故宫在布局上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学生通过观察刨面图,能够直观的得出建筑的特点是中轴对称,而对于房间的问题,学生会结合民间传说回答,但是并不准确,这时我会进行纠正并且追问:帝王办公与就寝的地方分别为哪里?通过这一问题总结得出故宫分为外朝与内廷。
【设计意图】通过此环节结合学生的已有认知提出一些有趣的问题,并且层层深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的同时也加深了对故宫的认识。
环节三:认真观察,形式分析
而后我将展示三大殿的图片,并设置连线活动,分别找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说明原因,引导学生从建筑的规格上进行分析,学生畅所欲言,而后师生共同总结出三大殿的特点:太和殿是全部建筑的核心,为皇帝登基、完婚等重大节日受百官朝贺、赐宴的地方。为重檐庑殿顶,是建筑规格最高,也是全国最大的宫殿建筑。中和殿为临朝前的准备与休息之所,平面正方形,四方攒尖顶。保和殿为庆宴与殿试之所,重檐歇山顶,规格低于太和殿。
在学生对故宫的整体布局及其建筑有一定的了解后,我会引导学生分析色彩及其雕塑。我会先展示三大殿的图片及其太和殿的内景照片,并提出问题:这些建筑在色彩上有什么特点?学生分析得出红、黄、金、石青、石绿等色,我会继续引导学生总结得出建筑群的色彩华贵,宫殿内的色彩则体现皇家宫阙的壮丽与尊严。然后展示石狮、铜狮、铜龟、鹤、石嘉量、日晷、铜炉及其九龙戏珠及其九龙壁,并引导学生尝试分析其含义。学生结合材料分析,我会进行总结并得出狮象征着护卫,鹤、龟等则体现了壮丽与神圣,而九龙戏珠与九龙壁则体现了帝王的权势。
【设计意图】通过这样的安排,集声、形、色为一体,让学生用发现的眼睛去欣赏,并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培养了学生独立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并且在这一环节我提出了一些符合学生的认知并且生动有趣的问题,寓知识于趣味之中,增强学生对宫殿建筑的认识。
环节四:深入探讨,总结解释
美术是人文性的学科,为此我将带领学生共同总结故宫的艺术特色并提出探究问题:故宫的建筑样式体现了什么思想?引导学生探究建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集思广益,认识到故宫不论在布局还是色彩均体现了皇权至上的特点,而古代的建筑则是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体现了《新课标》中提出的教师应通过各种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在美术活动中提高学生的观察、构思、思考等方面的能力。
环节五:拓展延伸,欣赏评价
为了加深学生对宫殿式建筑的认识,我会继续展示天坛的图片资料,并引导学生讨论天坛与故宫的区别?引导学生从布局、结构、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讨,我会适时走下讲台为学生答疑解惑,而后请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最后师生共同总结得出坛为祭天而建造的规模最大、最为宏丽的建筑,分别由圜丘、皇穹宇和祈年殿组成,其中最为重要的为祈年殿,祈年殿为三层攒尖顶。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实践环节,能够从学生的角度检验本堂课的教学设置和教学效果,真正践行“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时刻以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学习反馈为标准来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探究更贴合学生学段的教学方法。
环节六:总结升华,布置作业
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重点,在这个阶段我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总结重点知识,再次引导学生感悟古代建筑艺术的美,并激发学生对建筑的热爱。
总结本节课收获后我会趁热打铁请学生课下搜集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房屋样式,下节课进行交流分享。
【设计意图】此环节在帮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基础上布置了搜集类的作业,这样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以课堂为中心进行知识的延伸拓展,使美术课堂与课外,美术知识与其它知识形成沟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提高美术素养。
八、说板书设计
为充分体现课程内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清晰、直观、明了,重难点突出:
还想了解更多...
湖北事业编、教师、公务员考试招录公告一键预约
湖北事业单位|教师|医疗|银行等公告一览表(每日更新)
湖北公职考试历年职位及分数线查询系统
湖北教师面试说课、试讲、答辩的区别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宫殿建筑的特点,认识故宫在布局、结构、色彩等方面的特点,理解中国建筑是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故宫的欣赏、描述、分析、讨论,体会宫殿式建筑的特点及其皇权的集中体现,提高审美素养。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体会古代宫殿建筑的恢弘气势,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北京故宫的布局以及建筑特点,宫殿建筑与皇权的关系。
【难点】
故宫与文化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纪录片《故宫》,引导学生认真观看并谈一谈观看后的感受及其对故宫的了解。以此来引出课题—《华夏意匠-建筑艺术》。
环节二:直观感知,交流探讨
1.教师简单介绍故宫的概况,故宫昔称紫禁城,是国内规模最大、建筑最宏丽、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建成于明代永乐十八年。故宫占地72万余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木质结构建筑。
2.教师运用多媒体展示故宫布局的剖面图,并提出问题:故宫在布局上有什么特点?学生观察得出:中轴对称。教师结合学生回答进行总结,并追问:帝王办公与就寝的地方分别为哪里?学生通过观察故宫平面图得出:故宫分为外朝与内廷。
环节三:认真观察,形式分析
1.教师展示三大殿的图片,并设置连线活动,请分别找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并说明原因。引导学生从建筑的规格上进行分析。
师生共同总结出三大殿的特点:太和殿是全部建筑的核心,为皇帝登基、完婚等重大节日受百官朝贺、赐宴的地方。外部造型为重檐庑殿顶,是建筑规格最高,也是全国最大的宫殿建筑。中和殿为临朝前的准备与休息之所,平面正方形,四方攒尖顶。保和殿为庆宴与殿试之所,重檐歇山顶,规格低于太和殿。
2.教师继续展示三大殿的图片及其太和殿的内景照片,并提出问题:这些建筑在色彩上有什么特点?
学生分析得出:红、黄、金、石青、石绿等色。教师进行补充总结:建筑群的色彩华贵,宫殿内的色彩则体现皇家宫阙的壮丽与尊严。
3.然后展示石狮、铜狮、铜龟、鹤、石嘉量、日晷、铜炉及其九龙戏珠及其九龙壁,并引导学生尝试分析其含义。
学生结合材料,师生共同总结并得出:狮象征着护卫,鹤、龟等则体现了壮丽与神圣,而九龙戏珠与九龙壁则体现了帝王的权势。
环节四:深入探讨,总结解释
教师带领学生共同总结故宫的艺术特色并提出探究问题:故宫的建筑样式体现了什么思想?引导学生探究建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鼓励学生大胆发言,集思广益,认识到故宫不论在布局还是色彩均体现了皇权至上的特点,而古代的建筑则是民族文化精神的体现。
环节五:拓展延伸,欣赏评价
展示天坛的图片资料,并提出问题:天坛与故宫的区别?
引导学生从布局、结构、色彩等方面进行分析,学生集思广益回答问题,教师在学生答案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总结得出:坛为祭天而建造的规模最大、最为宏丽的建筑,分别由圜丘、皇穹宇和祈年殿组成,其中最为重要的为祈年殿,祈年殿为三层攒尖顶。
环节六:总结升华,布置作业
1.为了更好地激发学生持续的学习兴趣,巩固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重点,在这个阶段我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知识点,总结重点知识,再次引导学生感悟古代建筑艺术的美,并激发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学习兴趣。
2.总结本节课收获后我会趁热打铁请学生课下搜集资料,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房屋样式,下节课进行交流分享。
四、板书设计
还想了解更多...
湖北事业编、教师、公务员考试招录公告一键预约
湖北事业单位|教师|医疗|银行等公告一览表(每日更新)
湖北公职考试历年职位及分数线查询系统
湖北教师面试说课、试讲、答辩的区别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了解明暗色调的形成规律,掌握利用明暗色调表现立体形象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
在观察的过程中进行实践,体会明暗的规律;运用不同的明暗色调表现技能,尝试创造出具有立体感的素描作品,提升造型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提高审美情趣和能力,感受素描艺术独特的魅力和美感。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认识物体的明暗基本规律,掌握素描的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观察到的明暗规律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激趣导入
首先播放一则快速绘画视频,同学们比赛看看谁的眼力好,最先看出画的是什么。通过观察得出结论:画的是一块非常逼真立体的手表,它是如何体现出立体感的呢?顺势引入课题《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环节二:描述分析
1.教师多媒体出示立方体真实图片以及素描立方体作品图片,提问:两件黑白色调的作品,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却都给人一种立体感,这种立体效果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呢?
学生思考后,教师总结: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深浅不同的明暗,如果我们用笔把这种深浅不同的明暗表现出来,就能画出具有立体感的物体,这就是素描。
2.教师拿出一张白纸,在右侧打下一束光线,通过卷、折、揉,仔细观察物体的明暗变化,继续提问:物体的明暗变化受什么影响?
学生观察后,踊跃分享,教师总结:当白纸是一个平面时,明暗变化不明显;对折白纸,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有对比强烈的明暗变化;把纸揉皱,有了更加分明的明暗变化。所以明暗变化受到了物体本身形体的影响。
3.请美术小组为单位,拿出手电筒在立方体、圆球体、圆柱体上找一找光线与物体的黑白变化是怎样的,有什么规律?
小组汇报研究成果后,由其他小组补充。最后老师总结:光线越远、越弱,明暗对比越弱,反之,光线越近、越强,明暗对比越强;在恒定光线下,受光的面会比较亮,就把它叫作亮面;背光的面由于受不到光照比较暗,就把它叫作暗面;平行于光线的面介于亮暗之间,就叫作灰面;物体的转折处,亮面与暗面交汇,光线对比最为强烈,此区域被称为明暗交界线;在暗面部分,因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还会有反光区域;物体在桌面上投下的影子叫作投影。这些都是素描创作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环节三:示范讲解
教师示范几何体写生的方法,演示如何用铅笔表现明暗的变化。明确创作步骤,重点讲解如何表现几何体的色调过渡和衔接,使其更加立体。
学生观察、记忆、学习素描几何形体的表现方法。
环节四:实践展评
1.教室布置练习任务:用铅笔画立方体或者圆柱体,并表现物体的明与暗。教师巡视辅导,个性指导。
2.组织学生展示作品,采用同学自愿展示分享自己的作品,其他同学给予评价,最后老师进行总结性点评,肯定优点同时委婉指出不足。
环节五:小结作业
1.师生共同总结重点知识,并由同学自愿上台来分享自己的收获。
2.作业:课下尝试用素描的方式表现生活中的其他物品,下节课带上来一起分享。
四、板书设计
还想了解更多...
湖北事业编、教师、公务员考试招录公告一键预约
湖北事业单位|教师|医疗|银行等公告一览表(每日更新)
湖北公职考试历年职位及分数线查询系统
湖北教师面试说课、试讲、答辩的区别
一、说教材
教材是课程的基础和依托,正确理解教材有助于课程的顺利展开。我说课的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美术六年级下册第1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主要展示了素描中的几何体描绘的特征,并引导学生通过素描的方式表现几何体的关系。通过这节课的探究学习,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物象的好习惯,另一方面可以锻炼学生素描写生的基本功。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已有的思维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我授课的重要依据。六年级的学生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审美观念开始逐步形成,在生活中接触到很多物体都是由几何体演变而来。因此,在接触几何体的过程中,较容易理解,为这节课的学习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因此我将通过几何石膏的实物展示,让学生多角度观察,掌握用素描的方式对植物进行写生。
三、说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情况和教材内容,我制定了如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明暗色调的形成规律,掌握利用明暗色调表现物体立体形象的基本方法。
过程与方法:在观察的过程中进行实践,体会明暗的规律;运用不同的明暗色调表现技能,尝试创造出具有立体感的素描作品,提升造型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审美情趣和能力,感受素描艺术独特的魅力和美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我设置了如下重难点:
重点:认识物体的明暗基本规律,掌握素描的表现方法。
难点:根据观察到的明暗规律表现物体的立体感。
五、说教学方法
为践行新课标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本位思想,我将采取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小组讨论法、示范教学法这几种教学方式。多种方法有效串联,能够将课堂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带给学生更丰富的体验。
六、说教学准备
美术课堂相比其他学科需要更多直观的工具帮助学生理解,因此我还准备了:多媒体课件、几何石膏体、手电筒、素描绘画的相关工具等。
七、说教学过程
活动一:激趣导入
首先我会运用多媒体,播放一则素描绘画视频短片,同学们比赛看看谁的眼力好,最先看出画的是什么。同学们通过观察很容易得出结论:画的是一块非常逼真立体的手表。接下来我会提问:视频中的手表是如何体现出立体感的呢?你们想不想学习这种方法呢?顺势引入课题《明暗与立体的表现》。
活动二:描述分析
接下来,我将用多媒体出示立方体真实图片以及素描立方体作品图片,提问:两件黑白色调的作品,虽然表现形式不同,但却都给人一种立体感,这种立体效果是通过什么表现出来的呢?学生思考后,自愿举手发言,由我总结:物体在光的照射下会产生深浅不同的明暗,如果我们用笔把这种深浅不同的明暗表现出来,就能画出具有立体感的物体,这就是素描。
为了让学生能够更直观的理解光影变化与物体形体结构的关系,我将拿出一张白纸,在右侧打下一束光线,通过卷、折、揉等方法变化纸张,并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纸张的明暗变化,并且提问:物体的明暗变化受什么影响?学生观察后,踊跃分享,最后由我总结:当白纸是一个平面时,明暗变化不明显;对折白纸,有一条明显的分界线,有对比强烈的明暗变化;把纸揉皱,有了更加分明的明暗变化。所以明暗变化受到了形体结构的影响。
素描作品中的明暗变化非常丰富,为了更清晰直观的让学生发现物体明暗变化层次,接下来会设置一个小组探究的活动,以美术小组为单位,拿出手电筒在立方体、圆球体、圆柱体上找一找光线与物体的黑白变化是怎样的,有什么规律?小组积极讨论,小组代表汇报研究成果后,由其他小组补充。最后老师总结:光线越远、越弱,明暗对比越弱,反之,光线越近、越强,明暗对比越强;在恒定光线下,受光的面会比较亮,就把它叫作亮面;背光的面由于受不到光照比较暗,就把它叫作暗面;平行于光线的面介于亮暗之间,就叫作灰面;物体的转折处,亮面与暗面交汇,光线对比最为强烈,此区域被称为明暗交界线;在暗面部分,因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还会有反光区域;物体在桌面上投下的影子叫作投影。而这些都是素描创作中必不可少的元素。
通过这样一步步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探究,既提高了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吸取了其它同学的思维亮点。充分体现了将课堂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主体,让他们互相启发的教学理念。
活动三:示范讲解
在学生创作之前,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作画步骤,明确操作过程中的注意点,我将以球体为例进行示范,让学生了解素描写生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即先构图起形,再深入刻画,最后调整。这一过程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地位以及对学生的引导,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素描的理解。
活动四:实践展评
我会布置课堂任务,用铅笔画立方体或者圆柱体,并表现物体的明与暗。在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我会巡视辅导,解决个性化问题。
在学生作品完成后,我会请学生自愿将作品展示出来,并请他们介绍自己作品中的几何体的描绘方法,同时请其他学生从画面内容、明暗过渡等角度欣赏交流,并和学生一起拍照留念。这一环节利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的方式能够检验本节课的教学成果;激发学生向更高目标努力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帮助我总结反思,改进教学。
活动五:小结作业
最后,课程最后,我会请学生主动汇报本堂课的收获和体会,来对本课知识进行梳理并进行情感升华,让学生认识到几何体对于我们人类生活的美好和重要。作业是请学生课后观察生活中的物体,尝试用素描的方式把它们描绘下来,热爱生活。这样开放的作业可以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到美术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感受艺术创作的乐趣。
八、说板书设计
为便于学生掌握本节课的主要知识,我的板书清晰、直观、明了,重难点突出:
还想了解更多...
湖北事业编、教师、公务员考试招录公告一键预约
湖北事业单位|教师|医疗|银行等公告一览表(每日更新)
湖北公职考试历年职位及分数线查询系统
湖北教师面试说课、试讲、答辩的区别
一、心态
心态不是你人生的全部,却能左右你人生的全部。很多同学因为笔试分数不靠前、没差距,或者是抽签抽到靠后的顺序等,让自己变得焦虑、浮躁,但其实在考试中,良好心态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良好的心态会让你用更好地状态面对这次考试,心态不摆正,会导致你在面试过程中的言行举止过于紧张,不贴合老师的身份,那么留给考官的第一印象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
1.在进考场前,必定会有些紧张,那么我们就要做适当的放松,比如深呼吸,放慢吸气和呼气的速度,呼吸间暂停1~2秒,这种呼吸方式能帮助我们的肌肉和大脑都得到缓冲,从而起到缓解紧张的作用;
2.其次就是运用合理的心理暗示,通过自我激励让自己产生积极地想法,满怀信心地面对这次面试;
3.最后就是转移注意力,将让自己产生紧张焦虑的事情暂放,看一看窗外绿色的植物,想一想开心的事等。
二、身份认同
在面试时,很多学员会过分在意考官的状态,从而表现得畏畏缩缩,因此,我们要在考场上对自己的角色有明确的认知。走上讲台之前,我们是一名考生,对考官要尊敬有礼,但绝不是害怕。当我们走上讲台之后,那么我们的身份就转变为一名教师了。
尤其是幼儿教师,和其他学科教师不同,我们在试讲中的表现会更加活泼、童趣,不能过于严肃或者是一板一眼,而个别考生会存在“放不开”、“不好意思”的心理状态,影响试讲的表现。所以我们需要“解放天性、充满童趣”,真正认同幼儿教师这一角色,掌握幼儿教师身份的特质。
1.眼神:幼儿因为身高较矮,坐下来后眼睛的位置大概在普通课桌的高度甚至更低,因此在试讲时,我们既要注意在注视幼儿时眼神的位置不能过高,也不能过矮看到地面上;同时,在试讲过程中,也要注意和考官的眼神交流,大胆注视考官,如果害怕直视考官双眼会过于紧张,那么可以尝试注视考官的眉心,给他一种你在注视他的“错觉”。
2.表情:首先需要注意的是微笑,这种微笑一定不是假笑,而是能感染人的、发自内心的、自然的微笑,要让考官觉得在你面前真的有一群小朋友,而你是真心实意地爱着他们,所以我们需要做到“沉浸式试讲”。除此之外,还要注意面部表情的生动,比如提问时微微皱眉,双手摊开轻轻耸肩,或者摸摸自己的脑袋等,用生动的表情和动作展现幼儿教师的特质。
3.语言:幼儿教师的语言要亲切自然,幼儿化,换句话说就是要让幼儿听得懂、乐意听,因此,在试讲中,我们可以加上一些俏皮的语气词,比如:呢、呀、啊等,并且要选择合适的语速,语气有起有伏,抑扬顿挫。如果大家实在做不到,可以试试笑着说话,并想一想在生活中和小朋友交流时的语气,将它运用在试讲中就可以了。
4.走动:因为身份没有实现正确的转化,还有些同学会因为面对考官过于紧张,出现站在一个地方不敢走动的情况,这样做很容易让考官看出你局促的心情。当然,我们也不能在考场中随意走动,走动的时机和走动的范围也是有讲究的。在考场上我们随时要留意自己的站位是否是面对主考官的,因此我们可以呈倒三角形进行走动,往自己的左前方走动,然后回到原位,然后往自己的右前方走动,再回到原位。这样能够帮助我们在有走动的基础上保证我们不偏台,这种方法适用于教师请幼儿回答问题时进行走动。
三、师幼互动
幼儿园的活动要以幼儿为主体,所以在试讲中就要展现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即使是没有幼儿,我们也要预设出师幼互动的环节,最常见的就是问答形式。可很多考生对问答有误区:一是提问的形式。许多考生在试讲中对幼儿的提问都是一问一答,如儿歌中出现了哪些水果?一个小朋友回答完就请另一个小朋友,显得生硬刻板。二是预设小朋友的回答太理想化,所有小朋友的回答的都是正确的、语言都是流畅的,这样就显得不真实,且弱化了教师的作用。除此之外还有眼神的互动、走动交流等,我们可以参考以下几点进行改进:
1.递进式提问:指根据幼儿回答的内容进行进一步提问的形式。如:不倒翁为什么不倒?因为它下面是圆的。鸡蛋下面也是圆的,为什么不能像不倒翁一样?有没有不一样的想法?通过教师层层递进的提问,激发幼儿的探究欲望,引导幼儿进一步思考,直到幼儿自己说出正确的结论。这种问答形式适用于需要探究的问题,除此之外,这种形式还能体现出活动的难点。
2.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学生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幼儿亦不是,所以可以在提出一个问题之后,找到和幼儿生活经验有联系的点,进行进一步的提问,如:儿歌中出现了哪些水果?菠萝长什么样?是什么味道的?等等,这样既显得生动,又能调动幼儿的已有经验,丰富他们的认知。
3.童言童语。幼儿身心发展尚未成熟,无意想象占主要地位,且易受无关刺激的干扰,往往会答非所问或是说出让你意向不到的回答,如:为什么你们认为图片上的蜘蛛是蜘蛛先生?因为它的腿上有很多毛毛,我爸爸腿上就有。为什么点上蚊香就没有蚊子了?因为蚊子没有手,不能捂住鼻子,就被熏走了。
最后,只要大家做好了准备,保持良好的心态,在考场上自信大方地展现自己,就一定会成功的!
还想了解更多...
湖北事业编、教师、公务员考试招录公告一键预约
湖北事业单位|教师|医疗|银行等公告一览表(每日更新)
湖北公职考试历年职位及分数线查询系统
湖北教师面试说课、试讲、答辩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