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会在手,求职信息实时掌握
    Alternate Text
    APP下载
    Alternate Text
    微信公众号
    Alternate Text
    小程序
首页 > 事业单位招聘 > 招聘详情

推动全国国企改革影响深远,武汉开全国先河为国企聘请“洋厂长”

分享至

原武汉柴油机厂旧址,如今高楼林立。临街保留的一幢高楼,是原武汉柴油机厂大门。长江日报记者刘斌 摄

长江日报讯虽然已经89岁高龄,但武汉柴油机厂退休副厂长陈昌池,始终记得德国专家威尔纳·格里希在担任武汉柴油机厂厂长时,改革践行的重要两点“严格质量管理”“按劳分配”。

6月16日16时许,陈昌池拿出两本保存完好的影集,与老同事林元珍一起翻看和威尔纳·格里希在东湖的合影,感慨不已:“这是一位很了不起的厂长,要是他现在还健在,我们一定要邀请他再来看看武汉翻天覆地的变化。”

陈昌池老人保存的洋厂长格里希照片。照片背后写着:格里希离任后,第一次回厂,久别重逢,有叙说不完的心里话。1988年4月5日。长江日报记者刘斌 翻拍

格里希,德国退休专家,1984年11月1日至1986年11月4日,担任武汉柴油机厂厂长。他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第一位“洋厂长”,为此获得中国改革友谊奖章。

时至今日,武汉市档案馆还完整保存着当时聘请格里希的原始档案。1984年185号文件是一份关于聘请格里希担任武汉柴油机厂厂长的会议纪要。文件写道:“聘请格里希任武柴厂长,是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吸收和借鉴西方先进经营管理方法的一个重要措施……我们应当解放思想,以积极坚定的态度把这项工作做好。”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武汉在国企引进人才上的大胆尝试,开了风气之先,为全国在引进智力助力改革上树立了典范。在改革开放初期, “格里希效应”对推动武汉乃至全国的国企改革影响深远。

一句牢骚

武汉开风气之先有了国企“洋厂长”

时间追溯到上世纪80年代。

1984年8月,德国发动机制造和铁芯技术专家威尔纳·格里希,作为德国退休专家组织(ses)派往武汉的第一批3个外国专家之一,来到武汉柴油机厂进行为期4个月考察,并义务担任技术顾问。

格里希秉承着德国人严谨的工作态度,来工厂不到一周就提出近百条建议,可这些建议没有得到重视和采纳,这让他十分郁闷,顺口来了一句牢骚话:“如果我是厂长,武汉柴油机厂一定不会是现在这样。”

言者无意,听者有心。武汉市委作出决定,在国企引进人才上大胆尝试,让格里希担任厂长,任期两年,从1984年11月1日到1986年11月4日。

就这样,格里希成为新中国成立后国企第一位“洋厂长”。

格里希有“六件宝”——游标卡尺、笔状吸铁石、白手套、小手电筒、放大镜及小榔头。

卡尺用来检测零件精度,吸铁石用来检查机器里是否有铁屑,白手套用来检验机器是否清洁,手电筒是用来观看产品内部的零件,放大镜用来观察各个工序光洁度是否达标。

每天清晨,格里希会随身携带其中的“三件宝”——游标卡尺、吸铁石及白手套到车间检查,用严格的标准对生产进行质量管控。他对员工说:“车间应该像医院一样干净,机器设备要打理得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漂亮干净。”

格里希在武汉柴油机厂加工车间检查零部件质量。新华社资料图

“白手套一摸零件,有杂质,他马上就要训人。对质量严格管理,震惊全厂上上下下。”时至今日,陈昌池仍记得当时有职工曾说一句话:“洋厂长来了,地动山摇。”

当时,陈昌池担任武汉柴油机厂技术科副科长,由于也对产品质量严格要求,他被格里希提拔为武汉柴油机厂副厂长。

一句直话

让全厂认同“质量是企业的生命”

陈昌池说,在格里希就职仪式上,武汉市委有关部门领导也列席参加。没有任何客套,格里希单刀直入,直奔主题:“如果说质量是产品的生命,那么,清洁度就是气缸的质量及寿命的关键。”

说着,格里希当着有关方面领导的面,在拿到会议桌上摆放的气缸里抓出一把铁砂,脸色铁青地说:“这个气缸是我在开会前,到生产车间随机抽检的样品。请大家看看,我都从它里面抓出来了些什么?在我们德国,气缸杂质不能高于50毫克,而我所了解的数据是,贵厂生产的气缸平均杂质竟然在5000毫克左右。”

“试想,能够随手抓得出一把铁砂的气缸,怎么可能杂质不超标?我认为这决不是工艺技术方面的问题,而是生产者和管理者的责任心问题,是工作极不认真的结果。”一番话,把坐在会议室里的管理人员说得坐立不安,尴尬至极。

1987年,武汉编辑出版的《格里希在武柴》一书中,原文记录了这次就职仪式讲话稿。

在就职仪式最后,格里希说:“我请求全厂职工,在今后共事的日子里,能把我当成你们的一位同伴来看待。每个工人,都有权直接与我交谈。如果哪位工人能为改进产品质量、提高效率提出合理化建议,随时会受到欢迎和奖赏。我们必须共同努力,为提高柴油机的质量多作贡献。”

陈昌池说,格里希作为专家型的管理人员,表明了自己的想法:“我这次来武汉市的主要目的,除了帮助武汉柴油机厂能生产出高质量的柴油机之外,是别无他求的。”

一个方案

不养懒人让工人按劳获取报酬

曾经担任格里希先生工作助手和翻译的现江汉大学商学院教授梁东,还专门写了一篇论文《中国第一位洋厂长格里希武柴质量管理改革策略研究》。

6月16日,接受记者采访时,梁东教授评价格里希,“大胆改革,从严治厂,改变了武柴原有生产落后、质量低下的面貌,激活了武柴的质量管理体系”。

格里希规定:无论何人,都要严格遵守八小时工作制。他反复强调,上班不准松松垮垮、稀稀拉拉。7点钟上班并不是7点钟进厂,而是7点钟开动机器。7点钟进厂门,那不叫7点钟上班。

陈昌池说,格里希刚来时,武汉市人民政府将他安排在位于航空路的汉口饭店住宿,这里离武汉柴油机厂有点远。在饭店住了不到一个月,格里希觉得上班路上太浪费时间,主动提出来,就住在武汉柴油机厂内,和工人吃住在一起。

由于常常在工厂检查,格里希就在会议上列举他观察到的情况,当众算过一笔账:因迟开车、早关车,平均每人每天至少有70分钟浪费掉了。全厂每天损失工时2400多个,一年合计就高达60万个工时。他大声疾呼:“以后不能再支付这种不干活的工资了!”格里希拿出方案,在厂里试行按劳取酬、多劳多得的工资分配制度。

有一次,上班期间,有一位工人坐在板凳上看报纸,刚好格里希来检查工作,看到这一幕,格里希当场将板凳甩了。陈昌池亲眼看到这一幕,“一个字,‘严’!”

从武汉柴油机厂工会退休的林元珍女士说,原来产品质量不过关,被卖到全国各地后,厂里“三包服务队”经常出差,更换零件。格里希厂长严格抓质量管理后,不仅返工的产品少了,“三包服务队”出差也大大减少,还有很多外地同行来学习。

正是格里希的这份执着和努力,他接任厂长的两年里,武柴柴油机气缸杂质从5600毫克下降到100毫克以内,居国内领先水平;废品率由30%至40%降到10%以下;产品的使用寿命由3000小时增加到6000至8000小时。产机向东南亚7个国家出口,年出口量达到5000台,创汇超过百万美元。

“格里希,格里希,正是要‘革’‘你’的‘稀’拉作风呀!”职工们诙谐地议论。

“工厂是你们的,也是我的!”格里希满怀深情地向工人们说,“我把自己当作中国人来看待——我是中国人!”

一个改革

推动“格里希效应”走向全国

除了严格质量管理,报酬上按劳分配,格里希对职工的生活也很是关心。

现任武汉市产业集团党委组织部部长的王健是武柴子弟,父亲王顺皋生前是武汉柴油机厂厂办主任。王健记得,父亲一次生病时,格里希带着翻译,带上鲜花、果篮上家里看望父亲,并叮嘱父亲好好养病。

在看到职工住团结户,一家四五口人挤住在一间16平方米的房子里,共用厕所、厨房后,他积极向有关部门汇报,决定给职工修建宿舍,三栋180套。谈到关心职工生活,陈昌池也是满满感动:“我现在住的这栋楼,就是在格里希厂长任上修建的。”

在当时媒体报道“武汉出了个洋厂长”后,此事被全国人民知晓。随之而来,他在更大范围内引起人们对于国企改革的一场大讨论。讨论持续5个月,人们的讨论重心也逐渐从“洋厂长能不能管好国企”变成了反思国企自身管理的不足。

到了1986年的第二季度,为了加强基础管理,格里希集中精力起草工厂的改革方案,在两个多月中,他日夜伏案疾书完成一篇26万字的企业机构设置和劳动重组方案,把工厂的行政管理系统设计成一个精干、高效的网络,实行以岗位为核心的结构工资制。

此后,格里希的改革方案也在武汉市三家国有企业进行试点。聘任“洋厂长”在当时引起如此轰动,其意义不仅仅局限于他搞活了一个武柴,更重要的是,国企在引进人才上的大胆尝试,开了风气之先,为全国在引进智力助力改革上树立了典范。在改革开放初期,“格里希效应”对推动武汉乃至全国国企改革影响深远。

武汉市汉正街都市工业园,格里希先生铜像。长江日报记者李永刚 摄

中国第一个洋厂长为什么出现在武汉?在陈昌池看来,敢于创新,锐意改革,勇向潮头立,敢为天下先,是武汉人的精神特质。 37年过去了。如今,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大国,武汉吸引了来自全球的优秀人才,外国人担任企业高管不再罕见,人们更习以为常的是企业里越来越多的“洋雇员”。

大事记

1983年7月8日 邓小平发表《利用外国智力和扩大对外开放》的谈话,“要利用外国智力,请一些外国人来参加我们的重点建设以及各方面的建设。搞现代化建设,我们既缺少经验,又缺少知识。不要怕请外国人多花了几个钱。要扩大对外开放,现在开放得不够……”

1984年8月 65岁的威尔纳·格里希在德国杜伊斯堡退休专家合作局介绍下,来到武汉柴油机厂进行技术咨询。

1984年11月1日 武汉市人民政府聘任格里希为武汉柴油机厂厂长,成为中国国企首位“洋厂长”。

1985年4月 武汉市人民政府授予格里希“武汉市荣誉市民”称号。

1986年11月4日 格里希担任武汉柴油机厂厂长两年任期结束。他接任厂长的两年里,武柴柴油机气缸杂质从5600毫克下降到100毫克以内,居国内领先水平;废品率由30%至40%降到10%以下;产品的使用寿命由3000小时增加到6000至8000小时。产机向东南亚7个国家出口,年出口量达到5000台,创汇超过百万美元。

1987年 格里希被联邦德国授予“联邦十字勋章”荣誉。

2000年6月 80岁的格里希在夫人陪同下,最后一次访问武汉。

2003年4月 格里希在德国米尔豪森市逝世,享年83岁。

2005年 为了纪念格里希,武汉市在汉正街都市工业园竖立了他的铜像。

2018年12月18日 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改革开放杰出贡献人员。格里希荣获中国改革友谊奖章。

(长江日报记者胡义华 通讯员王健)

【编辑:贺方程】

【未经授权,严禁转载!联系电话028-86968276】

专题推荐

进入关怀模式